薛立娟,现任益阳市侨联经济联络科科长、四级调研员,从事侨联工作的12年里,她全身心地宣传侨务、联系侨胞、服务侨企、凝聚侨心、发挥侨力,架通了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与纽带,如春风般为联系服务对象送去了温暖,服务对象和联系的群众从内心深处亲切地称呼她为“薛大姐”“薛闺女”“薛妈妈”。在侨联工作期间,6次被评为优秀岗位,2次荣获三等功,2014年荣获湖南省侨联系统先进个人。
“ 诚心服务,只为侨胞感受家的温暖”
“解侨之所困、谋侨之所需、帮侨之所急”,作为一名侨联工作人员,薛立娟始终把服务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每年平均接待海内外侨胞100余人,扶助特困归侨侨眷以及侨界群众200余人,处理来信来访50余件(次),主办和协办各类联谊、交流、会议、夏令营活动20多项。
她是归侨侨眷的知心人。她着力为侨界群众打造温暖、团结、奋斗的“侨胞之家”,主动对接各县市区侨联,精心指导,多方协调,全市6个县市区建成并投入使用“侨胞之家”10个,充分发挥了“侨胞之家”凝侨心、聚侨力、护侨益的主阵地作用。
她是归侨侨眷的暖心人。她积极推动把归侨侨眷扶贫救助工作纳入到社会保障,还经常深入社区、村组、企业,走访慰问贫困归侨侨眷,及时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对侨资企业的冲击和影响,她组织协商市侨办、市侨联、市金融机构,开展了为侨资企业“送服务、送温暖、送政策”活动,为侨资企业办实事、破难题100多件,争取各项贷款几百万元,被侨资企业亲切的称呼为“及时雨”。
她是归侨侨眷的贴心人。对于薛立娟来说,“侨胞的事就是自己的事”。2020年3月,一位益阳籍在柬埔寨务工人员因车祸与家人失联,受伤严重又无人照料并需急需输血,已危及生命。薛立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柬埔寨湖南商会执行会长龚江涛,在其海外侨商的帮助下,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并减免了部分医药费。2020年6月,柬埔寨湖南商会常务副会长龚江涛儿子读书受阻,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薛立娟打了个电话。薛立娟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通过多方努力,让他儿子顺利上学。2021年10月,北美益阳同乡会会长盛小玲的父亲住院,盛小玲身在美国诸多不便,薛立娟在第一时间协助她家人处理好相关事谊。2022年3月,有一位美国籍华人在北美益阳同乡群里发布关于他在益阳房屋拆迁的相关事宜,薛立娟马上联系他房屋所在社区,白天到社区了解情况,深夜一一回复他的所有疑惑,来回微信聊天就有100多条,得到了他的充分肯定:“谢谢侨联的工作”。市委网信办,高度评价她“用心用情,有理有据”。市侨商会会长、意大利华侨胡光绍每次看到薛立娟就伸出大姆指说:薛主任,您很不错,为你的辛苦付出点赞。
“ 甘心付出,只为华侨游子反哺桑梓”
游子恋乡,不改初心。益阳有侨胞近3万人,经过多年不断奋斗、千锤百炼后涌现出了众多成功人士。他们在事业有成后,怀着对故土的眷恋,想用无声的善举来诠释对家乡的大爱情怀。但这些都需要一个放得心的中间人来牵线搭桥,薛立娟就是沟通益阳侨胞与家乡这一桥梁纽带。
牵线华侨同心抗疫显风采。2020年新年伊始,旷世罕见的新冠疫情发生。在这场生死竞速之中,薛立娟第一时间发出倡议书,动员呼吁海内外广大益阳籍华人华侨帮助找医用防护物资,支持家乡抗“疫“斗争。她克服时差困难,与美国、德国、越南、巴西等多个国家的益阳籍侨胞不厌其烦联系,主动对接海外侨社团19个,涉及10个国家,筹集了一大批急用防疫物资。为了将货物尽早运回益阳,她更是绞尽脑汁,转运、托运、发动归国侨胞用行李箱带,益阳市侨联共收到海外侨社团捐赠的防护服9800多套、N95医用口罩9.5万个、一次性口罩6.9万个、护目镜4075个、医用手套9万个和其他防疫物资,接受捐赠人委托爱心捐款11.39万元。同时,为了做到公平公正,作为主要经手人、见证人的她将每一个程序、环节做到位,物资交接清单清清楚楚,每一笔款项、每一批物资去向都及时在侨胞微信群里面公布,所有采购事宜与侨胞代表商量,每次物资交接的回单均向捐赠人公示,大事小事、大小钱物都实现了清清爽爽、阳光透明,赢得了侨界广泛赞誉,被称为“薛大姐”。益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同志的如此评价:“你们侨联组织的这批N95口罩算是最好的”。原益阳市委书记瞿海同志对侨胞的高度赞扬之语“万里家国情,雪中送炭急”,实际上也给了薛立娟和同事们莫大的慰藉。
连线侨界回馈家乡显大爱。她把华侨浓浓的桑梓情和反哺家乡的赤诚心化为自己的使命职责,注重收集家乡亟需解决的问题和难点,积极与侨界爱心人士对接。几年下来,累计争取海内外各类捐款捐物800余万元,全部用于农村学校改造、乡村公路建设、敬老院修缮、贫困学生就学、空巢老人关爱等项目上,使上千名中小学生改善了就学条件,几百名“三无”老人和智残儿童受益。如她主动对接侨界慈善公益组织——“侨爱之家”,联系海内外侨胞、华侨、侨企以及海外侨社团,给困难孩子们送出衣服,鞋子和被子等上千件,有1000多名贫困学生受益,300多位孤寡老人感受到了温暖。2018年3月,由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等共同发起“精准脱贫光明行”,薛立娟利用这一好的契机,她了解到全市农村有许多群众有白内障等眼科疾病,就积极与之联系,组建眼科专家“送温暖”医疗队,多次到边远乡村开展义诊,呵护群众的眼睛健康。
“ 热心公益,只为困难群众送去一缕暖风”
薛立娟出身农村,朴实善良,平常她不逛街,很少消费,家里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但碰到群众有困难,她却慷概解囊,和风细雨一般关心关爱着。
她把联系的困难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她在桃江县松木塘镇松木塘村扶贫期间,除了政府规定的慰问外,她私下掏钱给联系的扶贫户买衣买鞋;老人喜欢吃包子,她就多次到益阳市区买包子,买面包蛋糕带过去。扶贫任务完成后,她的电话就成了老人的专线,每当只要打电话给他们,老人马上能听出她的声音:天冷嘱咐他们加衣,疫情时指导他们防疫。今年上半年,通过电话联系,发现他们的收入有所减少,就马上通过快递给他们送去了油和面。她也成为了老人口中的“薛闺女”。
她把联系的困难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2020年益阳市妇联下发了关于号召市直机关女干部与贫困孩子对接爱心妈妈,她马上联系了益阳国基实验学校校长,通过校长推荐了一名贫困学生。连续三年春节,她专程去学生家中了解情况并送去了慰问金,还经常去学校嘘寒问暖,一起探讨如何提升学习兴趣和成绩,给他带去课外阅读书籍和生活用品,鼓励他努力向上,被孩子亲切地称呼为“薛妈妈”。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薛立娟十几年如一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点滴成海、垒土成山,让自己平凡的岗位变得更有意义,用智慧和汗水正在谱写她人生最华美的篇章。
来源:湖南省侨联
编辑:闵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