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的三聚氰胺 “毒奶粉”事件,到食用油事件,再到今年的“瘦肉精”事件,还有一些小范围内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无疑让每个中国人在吃的同时胆颤心惊。2010年12月由小康杂志社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进行的调查显示,近七成国人对中国食品安状况“没有安全感”。
近日,综合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工作3月31日在青岛正式启动,承诺严把奶源、原料、生产、质量、流通、财务、人员等七项关口。体制建立了,关键就是要层层落实到位。
冷水江市侨联刘莲凤建议,政府应监管好各个环节,从生产到流通,从流通到销售,应层层把关、环环相扣,确保中国食品安全。
一、定期组织企业进行社会道德教育,灌输生产者要有对社会、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树立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
二、监督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将企业产品的风险点识别出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产品质量。
三、组织产品销售网点定期培训,严格把好进货渠道关。
四、质量监督部门要不定期常抽查,将不合格产品、过期产品及时查出销售点,并追查生产厂家的责任,对生产者、销售商处罚到位;
五、加大生产商、销售商的违规处罚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者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落实监管单位行政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度,严惩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
来源:未知
作者:省侨联
编辑:肖静